这场诵读大赛让杭医校园处处听闻马克思主义经典
“人们只有为同时代人的完美、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才能使自己也达到完美……”最近这几个周末,杭州医学院的校园里处处充满了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的朗朗诵读声。杭医首届马克思主义经典诵读大赛正在如火如荼进行中,杭医校园里掀起了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诵读热潮。
教室里、公寓内,广济湖畔、绿树荫下,处处可见同学们拿着图书或手机在认真拍摄诵读的场景,经典诵读声此起彼伏。“这样的场面真的是好久不见了”,存济口腔医学院的驻学生公寓辅导员李罡激动地说,“这两天我走在校园里,听到到处有诵读声,有一种感动从心底油然而生。”
此次大赛是杭医宣传部指导、马克思主义学院和存济口腔医学院共同举办的,旨在引导大学生在读原文中学思想,在学原著中悟原理,原汁原味感受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魅力。“大赛向同学们提供了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书单,”马克思主义学院相关负责人表示,“同学们参赛的过程、选摘参赛书目文本的过程,其实就是一次很好的学习过程、一次主动接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教育的过程。”
“现在是共产党人向全世界公开说明自己的观点、自己的目的、自己的意图并且拿党自己的宣言来反驳关于共产主义幽灵的神话的时候了……”许多同学选择了像《共产党宣言》这样的马克思主义经典,也有不少参赛者诵读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文本,比如口腔2205班的王佳晨同学组织的团队。
“通过参赛,我们能够亲近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在阅读与朗诵经典中与伟人进行心灵的交流,在阅读经典中领悟伟大的革命精神,并汲取自己今后前进的力量。”他的团队由四名同学组成,其中两名同学是党员。“团队成员以前也没有参加过这种活动,大家都觉得非常有意义。”
“我们大一新生目前正在学习《马克思主义原理》这门课,对诵读大赛有了更多的贴近感。”临床2201班的孙梦莹同学如是说。
大赛初赛是由参赛个人或自行组队,通过短视频方式报名参赛。王佳晨团队选择的拍摄地点是图书馆门口的校训石、湖边小道,广济湖上的存济桥,以及半坡上的长廊,而讨论学习体会的场景设定在教学楼下的石桌石凳处。“室外拍摄难免有杂音,校园里当天也有其他活动,还有喷泉的水声。我们在后期进行了降噪处理,再配上了音乐,总体效果自己觉得还不错。”
刘紫雯同学可谓另辟蹊径——她把拍摄地点选择在图书馆里的朗读亭,“我选择的经典文本是恩格斯的《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我们在参观图书馆的时候,看到了学校为我们设立的朗读亭,我觉得学校也是希望我们能够多多参与这样的活动,因此也就顺势而为,在这个朗读亭里完成了参赛内容。”
参赛的各个团队也都分工有序、每位成员各司其职,在截止日期前准时投稿参赛。据统计,目前共有443名同学——包括318人组队和125名个人——向大赛提交了作品,涵盖了杭医所有二级专业教学学院。通过初筛,从160多个参赛作品中遴选出99个初赛作品,将由中央和省级主流媒体的专业人士以“背靠背”的方式评选出30个作品进入决赛。